【意思】:纨绔子弟,汉语成语,指官僚、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、不务正业的子弟。出自《宋史·鲁宗道传》中“馆阁育天下英才;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?”
【注音】:wán kù zǐ dì
【详细解释】:
纨是古代精细有光的单色丝织物(绢),是一种珍贵的衣料。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,轻绡为夏服;而以细绢制成的团扇,称纨扇。
绔,通“挎”,是裤子的雏形,就是胫衣、套裤。古人在绔的外面往往穿着一条围裙状的服饰,那就是裳。衣、裳、绔三者并用,就可以将身体全部遮覆。由于绔都被穿在里面,所以常用质地较差的布制成。而到了六朝时,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,非常奢靡,所以被称为“纨绔子弟”。
“纨绔子弟”玩世不恭,不务正业。现今凡此类青年,有的虽非出身于豪门显贵,亦可谓之 “纨绔子弟”。年轻人如有此 “雅号”,那实在是可悲的。获此 “雅号”的年轻人,口语中亦称为 “花花公子”。